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 我校两个项目分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项目奖”“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二等奖
  •   浏览:73   时间:2025年04月30日
  • 本网讯 近日,第十九届中国发明家论坛暨发明创业奖颁奖典礼、中国发明协会第八届五次理事和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行。大会围绕“人工智能 助力发展”主题,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在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同时表彰了在发明创造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个人和团体。由我校谷志阳教授领衔的科研项目“精密传动系统关键制造装备的开发”,凭借显著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成果,荣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项目奖二等奖”。

    此外,由我校郎文昌教授领衔的科研项目“脉冲调制多场耦合复合纳米涂层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荣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二等奖”。

    精密传动系统关键制造装备的开发

    图片3.png

    技术突破:处于国际先进,引领行业升级

    该项目聚焦精密传动系统核心制造技术“卡脖子”难题,围绕马达组装、工业机械手、磁环倒角打磨、齿轮加工维护及减速机齿轮等五大关键技术展开攻关,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

    首创高精度全自动马达组装技术:通过弹性结构优化与智能定位控制,生产效率提升30%,报废率降低1.5%,获国家发明专利(ZL201611079749.5)。

    开发高柔性工业机械手系统:多自由度设计与液压驱动优化实现毫米级操作精度,维护成本降低50%,生产效率提升25%,获国家发明专利(ZL201610307051.8)。

    首条磁环双端面全自动打磨产线:独创双端面同步加工技术,效率提升200%,质量一致性达98%以上,获国家发明专利(ZL201811085330.X)。

    深水反压密封减速机技术:突破深海装备传动密封瓶颈,被谭建荣院士领衔的专家组认定为“国际领先水平”,水下使用寿命延长50%。

    产业赋能:驱动百亿级市场转型升级

    该项目成果已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等战略领域,助力合作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航空传动系统噪音降低20dB,精密传动误差控制在0.001mm级;为深海钻采装备传动故障率下降80%,单台设备年运维成本节约超百万元。据统计,近三年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7500万元,拉动产业链增值超3亿元。

    图片2.png

    脉冲调制多场耦合复合纳米涂层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

    图片1.png

    本项目从时变脉冲激发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源头入手,采取“时变脉冲、多场耦合、高通量多界面”等创新方法,成功地开发了时变调制强流脉冲电弧离子镀涂层技术、高离化等离子体增强磁溅射及离子源技术、基于脉冲氮化的高强韧复合纳米涂层制备关键技术三大核心关键技术和工艺,并集成开发出新一代高强韧复合纳米涂层装备,取得一系列创造性技术成果。成果经鉴定项目总体居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本项目代表性授权发明专利10 件,经第三方检测,复合涂层表面粗糙度Ra0.01μm,复合涂层硬度(显微硬度)HV0.05为4698,复合涂层摩擦系数为0.09,涂层结合力为HF1级,解决了不锈钢等软材料切削加工的粘刀、排屑差、粗糙等导致刀具快速磨损问题,提升了刀具寿命和性能,为高效高质量加工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该项目开发的高强韧复合纳米涂层高性能涂层装备,突破了弧斑放电分散难、溅射离化率及能量通量低、氮化涂层硬而不韧等瓶颈问题,实现了高端涂层装备的国产化。项目技术应用过程中,无“三废”污染,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解决了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

    据悉,中国发明协会1985年经中央批准成立,钱学森任首届理事长,现任理事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朝晖。协会以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核心,其设立的“发明创业奖”是国家一级学会奖项,具有推荐国家科技奖资质,重点表彰重大技术突破与产业化成效。成立以来,协会通过国际发明展、专利转化等品牌活动,培育超百万发明人才,推动数十万项专利落地,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与产业升级,其颁发的“奖项”已成为衡量行业技术突破与产业化价值的重要标杆,为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产业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

备案号:浙ICP备06027531号/经营许可证号:12330300470510558k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329号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