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 学校召开智能制造学院专业与实训建设专题调研会
  • 作者:  编辑:  来源:   浏览:14257   时间:2022年10月10日
  • IMG_9332_副本.jpg

    本网讯 10月8日下午,智能制造学院专业与实训建设专题调研会于正德楼301会议室召开。会议结合智能制造学院专业与实训建设现状“把脉问诊”找问题、“对症下药”开良方,为其下一步发展走向“定调”。校党委书记王靖高主持会议并讲话,副校长王志梅、徐利群、周宏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智能制造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智能制造学院负责人汇报了学院专业结构调整及实训体系优化方案,与会人员围绕汇报内容展开交流讨论。各分管领导及各职能处室负责人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建设性意见。

    image.png

    王靖高作总结讲话。他从为什么进行专业实训建设调研、如何进行调整、调整要注意什么三个方面提出意见。

    为什么进行专业实训建设调研?一是天时,即国家政策利好。国家近期出台了支持职业院校设备更新改造的相关政策,同时,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简介》的发布为职业院校新设专业和传统专业转型提供了依据。二是地利,即地方产业基本定型。省市产业规划陆续出台,市“5+5+N”产业链布局已成,职业教育作为和产业联系最紧密的类型教育需顺应形势适时调整。三是人和,即学校发展所趋。学校成功打造“东西南北中”分布式办学布局,完成两次校园形态整理,由外延式扩张转入内涵式发展阶段,且随着学校发展专业布局到了亟需调整的关口,同时一年一度的新专业申报在即,前期的调研、思考、论证为专业实训调整建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如何进行调整?遵循“先专业后实训,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总方针。一是建设新专业。宏观上,要与市“5+5+N”产业体系对接,推动已有传统产业对应的专业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相接轨,围绕新兴产业设置新专业、升级老专业,促进专业跨界融合,在产业链“强链”“补链”上找准定位、有所作为;中观上,要与企业生产流线对接。聚焦企业产品设计、造型、加工、控制等环节实际需求建设专业,培养“上岗”即“上手”,能够适应、支撑、引领企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微观上,要与学校创建职教本科、建设双高校对接,与招生就业对接,与各校区专业布局平衡对接,与兄弟院校错位发展对接、与自身特色优势发展对接。二是调整老专业。升级优化、提质赋能传统专业,根据市场人才培养定位,合并相近专业,改革课程体系设置,科学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模块。三是配置实训室。注重老设备整合,在对原有设备梳理、整合、利用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改造、升级;注重新设备效益,购置基础、通用、实用且与专业配套的新设备,综合考虑购置、运维等成本,充分发挥新设备最大效益,避免跳入“越先进越好”思维误区;注重共建共享,发挥实训基地通用价值,探索混合所有制等形式,吸收校外企业资金投入,推动实现校区间、校企间共建共用共享,提高规模效益、避免重复建设;注重功能融合,按照一体化思路,建设集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研发培训、企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产学训研创用相结合的实训基地;注重规划布局,细化场地规划、功能定位等具体方案,仔细考虑装修设计,兼顾实用功能和视觉效果。

    调整要注意什么?一是理念要先进。发挥理念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运用跨界融合、服务区域产业、提升特色优势、考量空间容量、架构模块化等先进理念赋能专业与实训建设。二是谋划要系统。决策层面要树立全校一盘旗思想,一院一策、统筹协调;操作层面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既要未雨绸缪、提前规划,又要按部就班,成熟一个、实施一个,分步分时段落实项目。三是推进要稳妥。思想要统一,要慢决策快行动,内紧外松、把握分寸,优先考虑启动各方意见一致的项目和迫于时限倒逼的项目,避免本末倒置;程序要到位,要依法依规落实项目申报、政府采购、招投标、施工建设等流程,规范资金使用,保证项目质量;保障要充分,相关部门要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做好资金分配、人员分流善后、人才储备等工作;进度要把握,各部门要注重序时进度,根据时间节点扎实推进各自方案优化,确保学校专业实训建设总方案如期出台。

备案号:浙ICP备06027531号/经营许可证号:12330300470510558k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329号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