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朱乾,知名作家、笔名善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温州市网络作家协会主席,第四届茅盾文学新人奖得主。著有先后创作了 《书灵记》 《宅妖记》 《武林不二周刊》 《女儿来自银河系》等作品,2022年荣获“茅盾新人奖·网络文学奖”,也是首位获得此奖项的温州作家。
在作家朱乾的身上,似乎天然地融合着几种看似矛盾的特质:他是沉浸在二次元幻想世界的网文“大神”,也是茅盾文学新人奖得主;他是风趣幽默接地气的网络达人“Z教授”,也是站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的大学教授;他是新兴文创文旅产业的操盘手,也是温和儒雅、推广传统文化出海的文化使者。这种多面性并非刻意为之,更像是在时代浪潮中,个体生命力自然生长的结果。
如今,他还在通过作品出海,将更加生动、更加多元的中国故事讲给全世界听;也致力于用“文创+网络文艺IP+非遗”的深度融合的方式,助力家乡温州的文化产业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朱乾的文学之路,始于深厚的家学渊源和扎实的专业功底。他出身于书香门第,毕业于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随后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高校讲台,成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教师。然而,安稳的教职并未束缚住他内心创作的渴望。2006年,网络文学正以蓬勃之姿兴起,朱乾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时代脉搏,以笔名“善水”踏入了这片充满无限可能的“江湖”。
与其他许多网文作者不同,朱乾的创作并非天马行空的凭空想象,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他巧妙地将二次元这一深受年轻读者喜爱的文化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哲理、韵味、内涵熔于一炉。
其代表作《书灵记》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这部作品中,朱乾大胆融入修真、仙侠等流行元素,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华典籍,如唐诗宋词、《论语》《墨子》《孙子兵法》《聊斋志异》《本草纲目》等等,不再是故纸堆里的冰冷文字,而是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和独特的个性,化身为一个个形象各异的“书灵”。这些书灵拥有着源自典籍本身的性格与能力,在作者精心编织的故事线中展开冒险与成长。这种新颖的设定让年轻一代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中,重新认识和爱上那些经典的文化瑰宝。
过去20年,朱乾先后创作了《书灵记》《宅妖记》《武林不二周刊》《女儿来自银河系》等十几部作品,累计近两千万字。多部作品入选或获得中国网络文学排行榜、中国动漫金龙奖、国家版本馆典藏,十余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动漫或游戏。
2022年,朱乾荣获“茅盾新人奖·网络文学奖”,是首位获得此奖项的温州作家。
如果说“善水”是朱乾在虚拟世界的文学化身,那么小红书博主,则是他在社交媒体上真实而鲜活的另一面。
去年4月,朱乾在小红书上注册了博主账号。起初,这只是一个无心之举,源于他对网络上一些写作授课乱象的“路见不平”。他坦言,自己非常反感那些打着“大神”旗号、实则无法查证身份的人售卖高价写作课程,更反感那些课程往往“满纸道理,一点实操性都没有”,纯粹是收割“韭菜”。当他得知身边有认识的新人作者也被所谓的“大神”欺骗后,一股不平之气油然而生。朱乾连夜注册了小红书博主账号,决定亲自下场,揭露一些行业内幕。
在网络平台,他作为博主没有选择故作高深,而是以一种风趣幽默甚至略带“吐槽、卖萌”的风格,用最简单的图文形式,讲述行业故事,吐槽卖课套路,分享日常创作心得。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实实在在地帮助到那些真正热爱写作、渴望学习的新人。
出乎意料的是,这种真诚、接地气的风格,以及大学副教授与网文大神身份形成的“反差萌”,让他迅速在小红书上走红。
他不喜欢称关注者为“粉丝”,而是叫他们“小伙伴”,还时常打趣说“小伙伴”们都是被他的“颜值”吸引来的。这种平易近人的姿态,打破了人们对于大学教授和知名作家的刻板印象,拉近了他与网友之间的距离。短时间内,他的账号就积累了近四万名“小伙伴”。
去年9月,朱乾在小红书上发布了一条帖子:“我打算开个网文写作的公益直播,大家有什么建议吗?”这条看似简单的征询帖,却意外地引爆了网络,点赞和评论数接近两万,再次为他带来了近万的新增关注。
今年1月起,在粉丝们的“催更”中,朱乾兑现了承诺,开始在小红书、视频号等平台开始网文写作公益直播,直播课程内容并非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将他自己长达20余年的写作教学经验,结合17年网络文学创作的实战经验,巧妙融合地展现出来。
风趣幽默的上课风格,再加上极高的含金量,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在线学习,并多次登上小红书直播榜。听课的“同学们”纷纷表示,这门课实用、操作性强,干货满满,并强烈“催更”第二季。正如网友们所评价的那样:“他写网文,也写网文教材。”
深耕文化传播领域,朱乾的视野并未局限于国内。作为中国最早探索网络文学“出海”的作家之一,他很早就意识到好故事拥有跨越文化的力量。多年前收到国外读者希望翻译其作品的私信,让他看到了中国网文走向世界的潜力。
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甚至一度被誉为与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并列的“世界四大文化现象”。朱乾正是这股浪潮中的实践者。入行近二十年,朱乾的多部作品改编的漫画在泰国、越南等地长期高居点击量榜首。
今年五月份,他受邀回母校浙大,在国际传播学院论坛上发表网络文学出海主旨演讲,并获“亚洲文化交流使者”称号。他认为,“文化出海,关键在于讲好故事。”好故事的力量足以跨越山海,通过创新表达,能为世界打开“读懂中国”的新窗口。
为了更系统、更专业地推动作品的海外传播,朱乾目前已经将海外发行业务委托给专业的出版公司,计划对所有作品进行系统性的翻译,以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实现文化出海的蓝图。
当被问及如何持续创作出“爆款”作品,朱乾的回答也很真诚。他认为,除了耐得住寂寞,坚持写作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抓住了“时代红利”。
20年前,他乘着互联网的东风,踏入了网络文学这片蓝海;而如今,他敏锐地洞察到,新的时代红利在于“文创+网络文艺IP+非遗”的深度融合。
作为温州市政协委员,他积极调研,提出多个新文创相关提案并获落地。作为高校教师,他致力于培养新文创人才,联合高校与企业建立“温州高校新文创人才孵化器”,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岗位。目前,这个孵化器已开展编剧、动漫制作、沉浸式剧本秀等培训,培养了一批新文创人才。他还担任学生创业公司顾问,提供指导,多家公司已实现盈利。
在推动文化与地方特色结合方面,朱乾同样不遗余力。他与国内平台和头部企业深度合作,开发网剧、动漫等项目,推动项目落地温州,投资制作费用超5000万元;担任温州市网络作家协会主席,推动温州网络文学村落地,形成“网络文学温州现象”;主导建立延海玩家数创空间,培育数字动漫、沉浸式文旅企业,年产值超3000万元。此外,他还敏锐地抓住了“剧本秀”这一新兴业态的风口,率先组建文创团队进行探索和实践,从剧本秀到沉浸式文旅,逐渐在国内沉浸式新文创领域树立起了“标杆”地位。
无论是将写作技巧掰开揉碎教给“小伙伴”,还是将温州的非遗文化融入新潮的沉浸式剧本秀,朱乾始终站在“时代风口”上,勇立潮头。他不喜欢空谈宏大叙事,更愿意卷起袖子,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或许,正是这份脚踏实地的真诚与“有趣”的灵魂,让他在不同的“风口”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乐在其中。
未来,这位“非典型”的温州作者,大概率还会继续“不务正业”下去,在网络文学的星辰大海与本土文创的烟火人间之间,开辟更多好玩、有益的可能性。
相关链接:https://wdapp.wzrb.com.cn/app_pub/xw/tj/202507/t20250707_559134.html?docId=55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