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学生处通讯员 项雅丽)为深化“军-校”协同育人机制,助力退役复学大学生适应校园生活、发挥模范作用,5月16日下午,我校学工部组织召开退役复学大学生座谈会。瓯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服务中心主任汪加义,我校学工部副部长钱正明、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叶丰出席会议,与退役复学学生代表面对面交流,共话成长规划,共谋发展路径。
会上,退役士兵陈锦鹏代表发言,分享自己从“迷彩绿”到“校园蓝”的角色转换:“两年的军旅生涯教会我责任与担当,返校后我主动加入国防社,带领同学开展军训志愿等服务,让军人作风在校园延续。”其他参会的退役学生也纷纷表示,部队培养的应变能力和奉献精神,让他们在面对学业与生活的挑战时更加从容坚定,他们将结合军营所学,在专业领域深耕,并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国防教育等社会实践,展现退役军人的社会责任感。
叶丰介绍了智能制造学院“戎启未来”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情况。该工作室聚焦退役复学大学生,通过生涯指导、心理疏导、技能培训等举措,助力退役学生实现从“军营”到“校园”再到“社会”的平稳过渡。工作室将联合企业资源,搭建就业桥梁,为退役学生提供精准支持。
钱正明总结了我校近年征兵工作成果,详细解读了退役士兵优待政策,表示我校将持续完善退役复学学生服务体系,通过“退役军人服务站”这个载体,建立学业帮扶、推荐参军入伍、提供就业指导、设立勤工助学岗位等举措,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他强调,退役大学生是校园中“行走的思政课”资源,希望大家在学风建设、国防教育、志愿服务中主动亮身份、做表率,带动更多同学厚植家国情怀。
汪加义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我校对退役学生的关怀举措,希望同学们“退伍不褪色”,继续保持军人优良作风,在学业和未来职业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他表示,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加强与学校的合作,进一步落实政策保障,拓宽就业创业渠道,为退役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本次座谈会通过面对面交流,切实倾听退役学生心声,强化了部门协同联动机制,为后续精准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我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军-校”融合育人模式,助力退役复学大学生在人生新赛道上续写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