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11月6日,由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的新时代人民教育论坛(2025)在京举行。论坛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聚力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旨在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引领构建教育主流舆论新格局,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坚实有力的思想引领和舆论支撑。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光彦出席并讲话。
王光彦表示,本次论坛展现全国教育大会一年来改革成果亮点,展望“十五五”时期教育发展蓝图,对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很有意义。他强调,“十五五”时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握好教育的时代方位、使命责任和重大任务,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教育强国建设添动力、增活力,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从奠基起步迈向积厚成势、系统跃升。要全面落实教育综合改革重点任务,科学谋划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任务举措,高质量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要加强协同联动、前瞻研究、宣传引导,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落地见效。
论坛分设立德树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国际传播6个平行论坛。

在职业教育分论坛圆桌对话环节,我校党委书记方益权结合学校推动校地合作脱“虚”向“实”、校企协同增益增效、创新产教融合制度供给等具体实践进行经验交流分享。

他指出,企业营利性与学校公益性是制约产教深度融合的主要矛盾。面对这一挑战,温职院以平台建设为关键、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推进四项改革,实现校企利益“共生”。一是做好“下沉办学”。围绕县域重点产业集聚区优化校区设置,着力打造半小时产教融合服务圈。通过人才留存、专业设置、干部互聘等制度创新,为地方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与智力支撑,实现校地发展同频共振。二是做优“产教大脑”。依托由学校运营的温州市企业之家平台,构建“1+13+76+N”的分布式网络,汇聚40万家企业数据,紧密结合产业最新需求,动态优化调整专业设置,精准匹配企业痛点,开展“有用”“有效”的立地式科技研发与转化,赋能区域产业升级。三是做真“产业学院”。实施产教融合“四不签”原则,即“没有具体项目的框架协议不签,企业没有真实投入的协议不签,不符合学校发展方向的协议不签,不能满足企业合作预期的协议不签”,并建立刚性配套机制,明确规定校企合建实训室及科研机构的资金投入比例,保障资源的实质性投入。充分尊重企业主体地位,由企业负责人出任产业学院的理事长或执行院长,让企业看得见回报、管得住过程、抓得牢预期,真正实现校企协同、产教共赢的良性循环。四是做实“教师入企”。实施教师入企全过程监管,对虚假实践“一票否决”,与教学考核、职称评审“硬”挂钩,确保教师“真入企、深入企”,真正把握产业人才需求与前沿技术瓶颈,有效反哺教学与科研,带动学生就业质量持续提升,学校技术服务能力与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显著增强。